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委组织部获悉,继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征求“人才新政2.0版”意见后,我市在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引才育才自主权上再出“大手笔”。近期,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发改委、市经信局、市商务局等11个部门重磅推出《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办法》)。此次出炉的《实施办法》呈现诸多亮点,提出力争2020年到2025年,引进培育1500名左右产业生态圈领军人才。
创新“谁来评”
赋予用人主体自主权
《实施办法》立足构建产业生态圈城市战略,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,打破传统人才评价方式,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、变层层评审为企业自评,充分发挥产业生态圈头部企业带动集成作用,将人才评审权赋予头部企业、行业协会、产业联盟、关联配套企业等市场主体,激发用人主体内生动力,着力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产业生态圈人才评价体系。
解决“怎么评”
明确具体遴选标准
《实施办法》突出“因业施策、因企施策”,创新编制“两图一录”,引导用人主体“按图施工、按像寻人”。优化领军人才遴选程序,绘制“评选流程图”;围绕不同产业生态圈人才群体特征,制定14个定位清晰的“人才图谱”,明确领军人才遴选标准;把握产业发展未来趋势,紧扣产业细分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,梳理“头部企业名录”,着力集聚一批与城市战略、企业发展精准匹配的领军人才。
明晰“给什么”
回应企业人才关切
《实施办法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规律,从子女入学、住房保障、交流培训、岗位职称等方面为产业领军人才提供专业化、精准化的支持举措,统筹考虑教育、医疗等承载能力,突出产业生态圈资源共享、要素整合,最大化释放政策协同效应,为人才持续健康成长厚植沃土。
(成都日报记者侯初初 )